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管理之惑:围?还是不围?-资讯-知识分子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管理之惑:围?还是不围?

2020/06/11
导读
孙建团队的研究综合评估了青藏高原围栏工程效应,利用meta分析探讨了围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提出了高寒草地可持续管理政策框架。

2/zf/zsfz1591791187.5904571.png

图片来源于unplush.com


  



2020年4月25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建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研究人员在Science Bulletin上发表了题为“Reconsidering the efficiency of grazing exclusion using fenc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的研究论文。5月2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在 Editors' Choice专栏以“Move the fences”为题对该研究进行了点评。



imageimage

图1  Science 点评内容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94/twil


围栏禁牧是我国政府为恢复青藏高原退化草地功能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自围栏实施以来,就被广泛关注,因为其改变了千年来形成的“逐水而居,逐草而牧”的传统游牧模式。政府、牧民和科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发表了诸多关于围栏利弊的观点和见解,但评价不一。特别是近年来,随围栏年限的增加,围栏效应凸显,针对其生态效应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大部分研究从单一的角度探讨其利弊,尚缺乏综合而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围栏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牧民生计的影响。

孙建团队的研究综合评估了青藏高原围栏工程效应,利用meta分析探讨了围栏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使用网格分析评估了大型野生动物与围栏的关系,比较了围栏与非围栏区域的牧压,梳理了牧民关于围栏认知的调查问卷,综合国家在围栏工程方面投入等信息,进而提出了高寒草地可持续管理政策框架。

image



图2  高寒草地可持续管理框架


将当地居民(A,收入、传统文化和公众意愿)、围栏工程项目(B,围栏的效率、布局和持续时间)、政府政策(C,多部门管理的冲突和职能重叠)、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D)等要素纳入草原管理工作流程的综合分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E)


研究提出建议:在适当的情况下,应鼓励传统的游牧方式来利用草地,在严重退化的草地上应采用短期围栏(4-8年),在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应避免使用围栏,特别是受保护的大型哺乳动物分布的区域。做到科学布局围栏工程,合理确定围栏时间。
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草地可持续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后期进一步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此外,该研究建议未来应该设置标准化围栏观测样地(精确的牛羊数量等统一标准),开展长时间序列的跟踪研究,积累围栏年限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牧民生产生活和野生动物活动影响的关键参数,以提高围栏效应评估精度,服务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可持续管理,使“围栏效应”利益最大化。
支持信息: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河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国内外多家单位联合完成。共同通讯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国华研究员。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STS、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孙建博士10余年致力于青藏高原生物地理学研究,主要关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植被地理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此研究是其小组近5年青藏高原全域样带调查的部分产出,也是各协作单位和有关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晶。



文章信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获取全文] 

Sun J, Liu M, Fu B, et al. Reconsidering the efficiency of grazing exclusion using fenc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Science Bulletin, 2020, 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0.04.035


注:本文转载自Science Bulletin。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