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诺奖的命,却也得了诺奖的病-资讯-知识分子

有了诺奖的命,却也得了诺奖的病

2022/10/17
导读
不要被诺奖得主 “忽悠”
10.16
知识分子The Intellectual

“诺贝尔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病?为什么会得?| 图源:flickr.com


 导  读

科学奖项有很多,但最受关注的还是诺贝尔奖。科学家接到斯德哥尔摩的电话,立即名扬世界,代表了人类智力的巅峰。但有些诺奖得主有时也会从 “智力之巅” 跌落至 “脑残之谷”,会相信和传播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甚至伪科学,令人错愕。这种发生在某些诺奖得主身上的现象被许多科学作家、心理学家称为 “诺贝尔病”(”Nobel disease” 或 “Nobelitis”)。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 “病”,为什么会得?


撰文 | 瞿立建

责编 | 邸利会


 ●                   ●                    



到底有多离谱?
不少诺贝尔奖得主在一些问题上会表现得很 “离谱”,这可能出乎大家所料。

不过,什么样的思想或行为可以称为怪诞不经?科学作家 Michael Shermer 认为,有几条标准,如不合逻辑或明显不符合科学;被所有或几乎所有科学专家全面否定;主要或完全基于传闻或未经证实的依据。

让我们看一些实例。

皮埃尔·居里,即居里夫人的丈夫(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参加过降神会(法语:séance)。这是一种通灵活动(Mediumship),据说是和死人的灵魂进行交流。他还认为,磁性是超自然现象。

瑞利男爵(1904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发现了氩,解释了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却热衷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又称为心灵学、灵魂学,主要研究一系列被称为的超自然现象,比如濒死体验、轮回、出体、前世回溯、传心术、预言、遥视和意念力等。他还曾出任超心理研究会会长。

菲利普·冯·莱纳德,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宣扬希特勒的种族主义和排犹主义理论,是 “雅利安物理学” 的领导者。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19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现代神经科学之父,研究超心理学并完成一部著作,可惜这本书毁于西班牙内战。

亚历克西·卡雷尔(19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支持优生学(Eugenics,通过非自然或人为手段来改进国民遗传基因,主张操纵、控制特定人口的演化进度以及演化的方向),作为法国人却支持纳粹种族主义理论,是肉体和心灵双 “法奸”。

夏尔·罗贝尔·里歇(19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热衷研究超感官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俗称第六感),是灵质(Ectoplasm)概念的提出者。灵质是什么东西?信奉者相信,通灵活动的 “大仙” 的七窍会 “外化” 出一些像薄纱一样的物质,这就是实体化的灵魂,覆盖在活动参与者身上,就是灵魂附体,能进行人与灵魂的交流。

里歇还曾担任法国伪科学组织——国际灵而上学学会(Institut Métapsychique International)名誉会长和会长。他还是法国优生学会的积极成员,主张将智力残疾者绝育。

图1 灵质的信奉者相信,“大仙”通过口“外化”“灵质”,附体在一个人身上。实践中,灵质一般是蛋清或淀粉与纸张或布的混合物 | 图源:flickr.com

沃尔夫冈·泡利(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与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共时性(synchronicity,又译同时性、同步性)这一概念。这个概念说的是,一些表面上无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有着非因果性、有意义的联系,这个联系在于心灵与物质是连接在一起的。比如,说曹操曹操到,这不是巧合,而是与说话者的心灵有关系。

泡利还提出,理解自然纯靠逻辑和实验这一套科学方法是不够的,人的心灵中会先验存在一个图像,要把这个图像与外部世界匹配起来,这才是理解自然的基础。

莱纳斯·鲍林是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和196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1941年,他患上了肾炎,医生让他吃无盐低蛋白饮食和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幸运的是,鲍林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不幸的是,他之后认为,一切都是维生素的功劳,于是他开始每天服用大量维生素C。

鲍林称,一天服用1千毫克维生素C,患感冒概率降低45%。鲍林本人一天服用1.2万毫克维生素C,如果感冒,剂量增大到一天服用4万毫克,而医生建议的剂量为每天只有75~90毫克。

鲍林还称,大量服用维生素C能治愈癌症,至少能延长癌症病人寿命。他还与一位精神病医师合作,开展维生素C治癌症的临床试验,让病人每天服用1万毫克。他们认为维生素C疗效显著,但是医学专业人士认为,他们的对照组设置不合理。这个结果后来被更多的临床试验所否定,但鲍林对此不以为然。

1991年,鲍林患上前列腺癌和直肠癌,除了两次手术外,拒绝接受其他标准治疗,而是实践自己的维生素疗法。3年后,他以93岁高龄去世。如果不私自治疗,是不是会多活几年?

鲍林去世后,学界依然有人在发表有关维生素治癌症的临床试验文章。不过,2009年的一篇综述文章(Anticancer Research. 29 (3): 809–15.)和2015年的临床试验论文(The Oncologist. 20 (2): 210–223.)都否定了鲍林的执念。

鲍林出版了多部关于维生素疗效的著作,尽管被科学界所否定,有些著作依然在出版。

威廉·肖克利是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在年轻时就持有这样的理念——智力方面具备优势的人应该在权威和影响力方面得到回报。

肖克利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时,招募员工都要测试智商,因此备受非议。不过,在贝尔实验室智商测试中,肖克利本人的得分并不比其他同事突出。
他加入斯坦福大学之后,逐渐对遗传学感兴趣,经常发表极端的种族主义观点。他说,黑人智力方面的严重不足肯定主要源于遗传,因此并不会通过切实的环境改善而相对得以补救。他敦促美国科学院拿出责任和勇气,开展人种与智力的相关性方面的研究。

肖克利还有极端的优生学观点。他认为,黑人出生率远高于白人,会导致人类总智商下降,应该给黑人钱,奖励他们绝育。肖克利为提高人类智商身体力行,为精种选择库(Repository for Germinal Choice)捐精。
这个精子银行的创办者招募诺贝尔奖得主捐精,可最终只招募到肖克利一位诺贝尔奖得主。

图2 
詹姆斯·杜威·沃森的一些言论经常引起争议
|
 图源:维基百科

詹姆斯·杜威·沃森(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大名鼎鼎的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他多次宣称,黑人智力在基因层次就不如白人,所以非洲没有前途,与肖克利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还称,“相貌不佳的女性” 和 “愚笨的人” 应该接受基因工程治疗。(参见《知识分子》2019年文章:沃森又因种族歧视言论惹祸,冷泉港实验室宣布与其决裂

沃森在学术报告中臆断,日光浴能提高性冲动,英国人因气候阴冷而性冷淡,穆斯林女人黑纱罩体会导致性压抑。

朱利安·西摩·施温格(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研究冷聚变,相关论文屡次被美国物理学会拒稿。他宣称自己的研究被学术界压制,学术自由被损害。

伊瓦尔·贾埃弗(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无端怀疑全球变暖,在2015年林岛诺贝尔奖会议上称全球变暖不是科学问题,是一种新宗教。

布赖恩·约瑟夫森是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60年代末,他就对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也称心智哲学、精神哲学等,是哲学的一大分支,研究心灵的存在和本质,及其与身体的关系),尤其是心物问题(Mind–body problem,又译为心身问题、身心问题,一个传统的哲学问题,讨论心灵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灵如何透过身体,与外在世界进行互动,相互影响)产生兴趣,认为一些超心理现象,如心灵感应、念力(psychokinesis,通过人大脑的某种特殊意识去影响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等,是真实存在的。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约瑟夫森做这些非正统的研究就更便利了。他在各种学术会议上演讲、出版他的相关研究 “成果”。他还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抱团组成团体,进行相关研究,利用量子物理中的贝尔定理、量子纠缠等概念研究超距作用、超感知觉(如心灵透视、心灵未卜先知、心灵千里眼、心灵感应)等荒诞不经的东西。

约瑟夫森认为,大自然是有智力的,他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发起心智~物质统一计划(Mind–Matter Unification Project),专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约瑟夫森还顽固支持已确认无法重复的实验,如冷聚变和水有记忆力,即水会 “记得” 所溶解的溶质,之后即使经过大量的连续稀释,仍然有记忆效果。

尼古拉斯·廷贝亨,荷兰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用动物行为学技术研究婴儿自闭症,认为自闭症的病因是孩子与母亲肌肤接触不足造成的。他提出这种观点基于推测而非证据,而当时积累的证据表明,自闭症是遗传病或神经系统疾病。他还提出了治疗自闭症的拥抱疗法(Holding therapy),母亲长时间抱孩子,并与孩子进行眼神交流。研究认为,廷贝亨的观点毫无依据,拥抱疗法非但无效,反而有害。

阿瑟·肖洛(198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孩子不幸患有自闭症,接受了肢体辅助交流(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FC)疗法的治疗。在这种疗法中,协助者用手拉或扶着患者的手、手腕、手肘、手臂、肩膀或袖子,甚至以绳子牵引等方式,使患者能用食指选择物品、图卡、键盘上的字母等,以与别人沟通。科学界认为这种疗法是无效的,但肖洛夫妇认为,这种疗法对自己的孩子有效,热情推广这种疗法。

图3 一位自闭症患者在接受肢体辅助交流疗法治疗 | 图源:skepticalinquirer.org

凯利·穆利斯(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1998年出版的自传中《心灵裸舞》Dancing Naked in the Mind Field赞同多个伪科学观点。他质疑艾滋病起源于HIV病毒,质疑全球变暖,认为这两个议题不过是科学家、环保份子和政府机构为自己的私利而炮制出来的。讽刺的是,他斩获诺贝尔奖的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为他所质疑的观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还支持占星学,认为人出生时的星座确实能决定人的性格。

理查德·埃利特·斯莫利(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反对达尔文进化论,支持神创论,称人类是万物的主宰。

今年二月份刚刚去逝的吕克·蒙塔尼耶(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曾于2009年,在自己主办的刊物上发表论文,称细菌和病毒DNA的水溶液可以辐射电磁波。但是,他的论文没有实验细节,别人也就无法重复。他还说,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自闭症、多发性硬化等,都是病毒或细菌的DNA辐射电磁波导致的。

2010年,蒙塔尼耶称,他发现了DNA隐形传输现象,将几根试管放在低频弱电磁波里,最初只有一个试管里有DNA,18个小时后,所有试管里都有一模一样的DNA。这篇论文写得同样不给人重复的机会。

蒙塔尼耶还支持疫苗导致自闭症的观点,尽管这个观点早已大量被临床研究所否定。他还参加狂热的抵制疫苗运动。


为什么会有诺贝尔病?

心理学还没有针对 “诺贝尔病” 给出直接的答案,但对聪明人会有 “脑残” 想法有比较多的研究,相关研究可以用于理解 “诺贝尔病” 现象。

科学研究需要有批判性思维。通过一个学科领域的学习而掌握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不能用于其他领域,如其他学科或工作、生活?如果能,叫做批判性思维具有领域通用性(domain-generality),如果不能,批判性思维具有领域特定性(domain-specificity)

直觉认为,批判性思维具有领域通用性,这正是接受教育的价值所在,比如学生学过大数定律、均值回归等知识,会应用这些概率知识思考自己生活中一些决策,比如考研还是就业,打工还是创业。

不过,心理学研究发现,达到这样的境界颇不容易,通常需要有非常高明的教学或学习策略。很多人精通概率知识,但在生活往往是凭简单直觉决策决策。对大部分人来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平移应用很有挑战性。

然而,领域特定性也许才是批判性思维更为突出的特点,即在一个领域里掌握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难以应用到其他其他领域。

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专业之外,往往没有应用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而是和其他普通人一样,凭直觉行事。另一个原因是,不同领域所要求的思维技能大相径庭,很少重叠,在一个领域所掌握的概念和能力难以应用至另一个领域。批判性思维能力很像运动技能,在一个体育项目里取得成功,未必在另一个项目里也能成功,比如乔丹,是天才的篮球运动员,却是平庸的棒球运动员。唐纳德·格拉泽在物理方面成就卓越,他是196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转入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小有所成,但转入心理学领域却一无所成。

“诺贝尔病” 现象是对以上心理学研究结论的验证。即便在专业领域取得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水平,在其他领域也可能会 “翻车”。

另外,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智力高能帮助一个人在专业领域取得极大成就,但无助于帮助人避免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因为在一般生活领域,即便是聪明人也没有意识或动机刻意应用批判性思维能力,而是凭直觉行事。

心理学研究还显示,一般智力与偏见盲点(bias blind spot)正相关。偏见盲点是指能识别出别人的认知偏误,但是看不到自己犯下的认知偏误。也就是,乌鸦落到猪身上,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心理学还提出,聪明人会持有怪诞思想,常常是由于五宗 “认知罪”,一些诺贝尔奖得主也会犯。这五宗罪是——


非现实的乐观主义(unrealistic optimism):我聪明,我不会犯傻。 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sm):我聪明,我的观点太对了,别人的观点是不存在的。 全知(sense of omniscience):我聪明,我什么都懂。 全能(sense of omnipotence):我聪明,我什么都能干成。

 不犯错(sense of invulnerability):我聪明,我对各种错误免疫。


还有一种现象在特别聪明的人身上比较显著,即动机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也就是会百般维护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轻佻地无视相反的证据。心理学研究发现,越是聪明的人,越是擅长辩护自己的怪诞观念。

心理学认为,自恋型人格更容易犯前述认知罪。有数据表明,创造力越高的科学家,越容易对自己的智力自负、自恋。不过,这方面并没有特别针对诺贝尔奖得主的数据。

科学讲究头脑开放,但有些科学家放得太开,一方面会让科学家做出开创性工作,一方面也会接纳非理性甚至怪诞的思想。

一些科学家取得突破性成就,如获得诺贝尔奖等耀眼的奖章后,随便说点什么,都会有一众粉丝恭听和附和,这也会扭曲他们的自我认知。


不要被诺奖得主 “忽悠”

不过,心理学对 “诺贝尔病” 的研究还很宽泛,不够细致,很多结论是从聪明人的认知偏误研究中推广而来。绝大部分诺贝尔奖得主并没有患上 “诺贝尔病”。诺贝尔奖得主是不是比其他科学家更容易接受怪诞的思想,心理学还没有答案。

然而,“诺贝尔病” 这种现象的存在至少说明,聪明绝顶与愚蠢透顶可以兼容。公众对于声名显赫的大科学家的言论,尤其是超出他们自身专业领域的言论,要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有怀疑精神,不要一看诺奖得主 “站台”,就相信了,诺奖得主也是凡人。

 参考文献: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是Nobelists gone wild: Case studies in the domain specificity of critical thinking以及其所引文献。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