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答,用“对话”促进思考 | 牛津科普系列
编者按:相比其他类图书,科普书对读者会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读者不仅具有好奇心、探索精神,还能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阅读能力,在面对专业、深奥、抽象的知识时不会产生畏惧的心理,因而科普书的读者相对比较小众。然而近年来,国内图书市场上科普书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科普书似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牛津科普系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获得了一些科普爱好者的关注的。
科普是连接科学与公众的桥梁。“牛津科普系列”的作者都是该领域的一流专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些发达国家的国家科学院院士等,译者也都是我国各领域的专家、大学教授,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促进读者思考。本系列目前已出版16本图书,后续还有多本图书正在生产中,敬请关注。
牛津科普系列目前已出版16种图书,更多图书正在生产中
撰文 | 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
欲厦之高,必牢其基础。一个国家,如果全民科学素质不高,不可能成为一个科技强国。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我一直倡导培养年轻人的科学人文精神,就是提倡既要注重年轻人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的塑造,又要培养年轻人对自然的探索精神,使他们成为既懂人文、富于人文精神,又懂科技、具有科技能力和科学精神的人,从而做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020年出版的牛津科普读本第一辑(共9册)
科学普及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讲话历史性地将科学普及提高到了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地显示了科普工作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牛津科普系列”,引进国外优秀的科普作品,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所以,当他们邀请我为这套书作序时,我欣然同意。
《气候变化》点击图片,一键购书
《生物入侵》
人类社会目前正面临许多的困难和危机,这其中许多问题和危机的解决,有赖于人类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科研人员的事情,也与公众密切相关。大量的事实表明,如果公众对科学探索、技术创新了解不深入,甚至有误解,最终会影响科学自身的发展。科普是连接科学和公众的桥梁。“牛津科普系列”着眼于全球现实问题,多方位、多角度地聚焦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探讨现代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公共议题、前沿问题、切身问题,选题新颖,时代感强,内容先进,相信读者一定会喜欢。
《海洋污染》点击图片,一键购书
《过度捕捞》点击图片,一键购书
科普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也是一门艺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名词不断涌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引人入胜地向公众讲述枯燥抽象的原理和专业深奥的知识,从而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理解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领会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需要创造性的思维、艺术性的表达。“牛津科普系列”主要采用“一问一答”的编写方式,分专题先介绍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然后解答公众所关心的问题,内容通俗易懂、简明扼要。正所谓“善学者必善问”,“一问一答”可以较好地触动读者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求知的兴趣,产生共鸣,我以为这套书很好地抓住了科普的本质,令人称道。
《农业与食品论争》点击图片,一键购书
王国维曾就诗词创作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科普的创作也是如此。科学分工越来越细,必定“隔行如隔山”,要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专家最有资格,而且能保证作品的质量。“牛津科普系列”的作者都是该领域的一流专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些发达国家的国家科学院院士等,译者也都是我国各领域的专家、大学教授,这套书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小书”。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出版社的编辑们对“牛津科普系列”进行了尽心组织、精心策划、匠心打造。我期待这套书能够成为科普图书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为序。
2021年出版的牛津科普读本第二辑·生命系列(共3册)点击图片,一键购书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先生为牛津科普读本撰写的序言,本套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文章经授权发布,略作改动。
点击图片,一键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