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利用“魔剪”,修复人胚胎中的致病突变-资讯-知识分子

中国学者利用“魔剪”,修复人胚胎中的致病突变

2018/09/13
导读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三和上科大等机构研究人员利用BE3单碱基编辑系统,成功修复了可存活的人类胚胎中的遗传缺陷——马凡综合征致病突变,研究成果发表在Molecular Therapy上。

q/9c/zsfz1536761845.1127576.jpg

马凡综合征特征 

撰文 | 冯水寒

责编 | 叶水送


   


何为马凡综合征?


马凡综合征俗称“蜘蛛人症”,是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由于结缔组织遍及全身,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骨骼、关节、眼睛、肺、皮肤、神经系统等都会有问题。

 

马凡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编码结缔蛋白原纤蛋白(一种对结缔组织非常重要的蛋白)的FBN1基因突变造成,患病通常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

 

据估计,全球每5000人中就有1人患有该疾病,由于它会引起全身的问题,因此往往可能是致命的。而当一个人患有马凡综合征,其后代将有50%的可能患病。中国和国际上的一些运动员也深受其扰,甚至失去了生命。


w/wn/zsfz1536761782.7187988.png

Molecular Therapy在线发表,来自Molecular Therapy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上海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BE3单碱基编辑系统(新型的CRISPR系统)这一基因编辑技术,修复了可存活的人类胚胎中的遗传缺陷——导致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的致病突变。这一研究成果在Molecular Therapy杂志上发表。


循序渐进的突破

 

先前的研究已经阐明了马凡综合征的致病机理,因此将FBN1基因中致病突变变为正常碱基是治疗马凡综合征可行的方式。而新型的CRISPR系统——BE3单碱基编辑系统,克服了传统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引发随机插入突变和删除突变这一缺点,实现精准的单碱基基因编辑。

 

FBN1突变体体外修复,来自Molecular Therapy

 

基于此,研究人员首先在HEK293T细胞中构建了FBN1突变体T7498C(现实中的T7498C突变患者具有典型的马凡综合征)。在获得相应的细胞模型后,研究人员利用BE3单碱基编辑系统对其进行编辑修复。后续的PCR及测序结果表明,20个单克隆细胞系中,有50%(10个)发生基因编辑,其中40%(8个)为正确的基因编辑,这意味着BE3单碱基编辑系统在人类细胞中具有高效性和可行性。

 

Figure thumbnail gr3

人类胚胎FBN1基因单碱基修复,来自Molecular Therapy

 

随后,研究人员在人类胚胎开展进一步实验。研究人员将马凡综合征患者的精子和健康人的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获得可存活的人类胚胎,利用BE3单碱基编辑系统修改FBN1基因中的致病突变。经过两天的胚胎培养,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经编辑的18个胚胎中,有16个FBN1基因中的致病突变被成功修复,另外2个胚胎发生了预料之外的基因编辑,修复率高达88.89%。

 

总而言之,该研究提供了概念上的证明,揭示了单碱基基因编辑在医疗领域的潜力,但该技术若要成功运用到临床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1] Zeng Y, Li J, Li G, et al. Correction of the Marfan Syndrome pathogenic FBN1 mutation by base editing in human cells and heterozygous embryos. Molecular Therapy, 2018.

[2] https://phys.org/news/2018-08-chinese-team-base-genetic-disease.html

[3] wikipedia.

参与讨论
0 条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
订阅Newsletter

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GO